從700多個案例讀懂AI如何賦能企業管理

近期,微軟分析顯示,全球已有700多個真實業務場景成功應用了AI技術。這些案例橫跨製造、零售、醫療、金融等眾多行業,遍及大型跨國公司和中小企業,其中不乏財富500強企業。更有研究表明,每投入1美元用於生成式AI,企業平均可獲得3.7美元的回報。如此誘人的ROI,無疑正加速各行各業對AI的擁抱。
本文將基於700個真實案例,對AI應用的行業分佈、應用類型和技術趨勢進行分類分析,並重點探討AI在企業管理(如ERP、財務、供應鏈等)領域的實踐如何啟發並服務於中國企業。
1
行業分佈:AI應用遍地開花,金融及製造領跑
從收集的700多個AI案例來看,AI賦能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主要行業。其中金融業和製造業是AI應用最為活躍的領域,約占全部案例的21%和19%左右。緊隨其後的是科技/通信、服務等行業,這樣的行業分佈表明,AI不再是某一兩個行業的“專利”,而是正成為跨行業的通用賦能技術。如果將AI類比為新的基礎設施——就像過去的電力之於工業革命一樣,現在AI正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“新型公共資源”
2
應用類型:從客服到預測,AI發揮多樣價值
梳理700個案例可以發現,企業應用AI主要集中在幾大典型場景,每一種都對應提升業務價值的不同側重。
(1)客戶服務與市場行銷自動化:大量企業使用AI聊天機器人、虛擬助手來優化客戶交互。例如,印尼的BRI銀行將AI技術整合進客服Chatbot,支援多種本地語言,顯著提升客戶滿意度。零售電商平臺17Life利用AI自動生成和分類商品標籤,精准理解消費者搜索意圖,成功將個性化推薦效率大幅提高。在行銷領域,聯合利華(Unilever)開發了行銷助手,可自動匯總市場資料、生成創意方案,大幅加快廣告活動的策劃執行。這些AI應用通過提供7×24小時快速回應和個性化內容,不僅降低了人工客服和市場團隊的負擔,也顯著提升了客戶體驗和轉化率。
(2)員工效率與協作提升:這是AI應用最廣泛的類型之一,許多組織為員工配備了AI“拍檔”,幫助減輕日常重複性工作,讓員工專注更高價值的任務。例如,澳大利亞昆士蘭銀行試點AI Copilot後,70%的員工每週節省2.5到5小時;英國Somerset郡政府部署Copilot讓員工每月節省10小時,87%的用戶回饋工作更輕鬆。全球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(KPMG)開發了員工入職AI助手,自動為新員工提供範本和資料參考,使培訓資料準備時間縮短20%。又如,惠普(HP)將GitHub Copilot嵌入開發流程後,程式師編碼和解決問題速度顯著加快,協作效率也明顯提升。可以說,AI助手正在成為員工的得力夥伴,從撰寫文檔、摘要會議紀要到收集資訊,無所不及。
(2)業務流程優化與自動化:許多企業將AI嵌入核心業務流程,推動運營效率質的飛躍。這方面最典型的是企業管理和運營流程,涵蓋財務、供應鏈、生產、內部支持等。比如,Animal Supply Company(一家動物用品分銷企業)借助AI文檔智慧平臺,徹底改變手工處理發票的模式,實現年節省50萬美元成本,並將發票專員50%的時間釋放出來用於異常情況處理和供應商關係構建。在製造領域,普利司通將AI引入工廠維護,結合感測器資料和大模型,實現預測性維護和自然語言查詢,提高生產連續性並減少停機。再如,印度ICICI Lombard保險公司為理賠員打造Copilot助手,從海量理賠檔中自動提取要點,將處理一單理賠的時間縮短一半以上。可以看到,AI正深入業務流程內部,通過自動化重複任務、智慧解析資料、優化決策流程等手段,使企業運營更加高效、準確、敏捷。
(3)智慧預測與決策支援:企業正在借助AI的強大分析和預測能力,做出更明智的業務決策。在供應鏈管理中,AI可根據歷史資料和即時資訊進行需求預測和庫存優化。例如,歐洲零售商SPAR開發了AI驅動的需求預測系統,庫存預測準確率高達90%。能源領域的ACWA Power公司將AI和IoT結合,實現發電設備的即時監控與預測性維護,不僅降低維修成本,還提升了運行安全性。金融投資機構也引入AI輔助風控決策,如瑞士銀行UBS利用AI打造法律AI助手,幫助員工更快查找合規資訊,提升風險評估的效率和準確度。總結而言,運用AI進行智慧預測,使企業能夠更主動地優化供應鏈、提高設備可靠性、洞察市場趨勢並防範風險,從而在激烈競爭中搶佔先機。
(4)創新研發與產品服務升級:AI正在成為企業創新引擎,加速產品開發和新業務孵化。一些製藥和科研機構利用生成式AI顯著縮短研發週期,如日本第一三共(Daiichi Sankyo)僅用一個月就構建了內部大模型DS-GAI,並在全公司推廣,提高了研發人員的效率和準確性。遊戲和媒體行業也在用AI釋放創造力:Square Enix開發了Slack聊天機器人為遊戲開發者提供即時技術問答支援,加速了遊戲製作;英國一家傳媒公司Four Agency引入AI激發創意點子、加快資料分析和報告生成,讓員工將更多時間投入市場拓展。可以預見,AI將持續驅動商業模式和產品形態的革新:從設計原型、代碼開發,到內容創作、個性化服務,都因為AI而更快速高效。這為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創新加速度。
3
技術趨勢:大模型引領,融合多元AI技術
通過案例分析不難發現,當今企業級AI應用的技術方向呈現出鮮明的趨勢特徵。不少案例體現了多技術融合的趨勢。企業往往將大模型與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、知識圖譜、電腦視覺(CV)、語音辨識等結合起來,打造綜合智慧方案。例如,HEINEKEN開發的現場銷售助理整合了語音辨識和電腦視覺:銷售代表通過AI語音服務多語種語音輸入,AI自動記錄網點情況並觸發後端流程,同時利用CV技術對文檔進行智慧解析,提高了一線銷售的資料獲取效率。
4
案例洞察:AI賦能企業管理的新範式
值得關注的是,700多個案例中大量表明AI正全面滲透財務、供應鏈、人力資源等管理環節,為傳統企業運營模式帶來革命性變化。
而在不遠萬里的中國,AI也在企業管理領域也正掀起一場“數智革命”,尤其在財務、供應鏈等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。
在智慧財務方面,AI大有用武之地。財務部門長期以來承擔著大量繁瑣重複的工作,如報帳審核、發票處理、報表編制等。AI的引入正在改變這一狀況,例如哥倫比亞BDO公司通過虛擬助手將薪資和財務流程工作量減半,正是財務AI應用的典型代表。而在發票、帳單領域,美國Animal Supply利用AI每年節省50萬美金成本,提升了財務共用服務中心的自動化程度和準確率。這些實踐的啟示在於:財務工作完全可以通過“AI財務助理”實現質變。
AI能夠快速讀取票據和憑證、檢查錯誤,甚至根據歷史資料給出財務洞察。例如,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的智慧財務方案旨在讓每位員工都擁有一個AI財務助手,通過大模型的感知、記憶、決策能力,提供從差旅智慧體、智慧審單、財務資料洞察、分析到報告撰寫的輔助。針對財務人員,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的AI助手可以嵌入財務流程節點提供即時指導,通過側邊欄工具説明完成附件資訊提煉、比對及審核建議等事務,實現流程重塑。對於管理層,AI助手還能即時匯總關鍵財務指標並進行分析解讀,幫助決策者全面掌握經營狀況。可以想像,在不久的將來,“AI會計”“AI審計”將成為標配,財務人員從大量機械工作中解脫出來,把精力投入戰略財務規劃和業務合作。這無疑將極大提高財務管理的戰略價值。
在智慧供應鏈和ERP優化領域,AI同樣大有作為。供應鏈管理涉及採購、庫存、生產計畫、物流等環節,AI可通過預測和自動化優化這些複雜流程。例如,製造巨頭Textron航空開發的“TAMI”系統,讓一線工程師能用對話方式從6萬頁技術文檔中秒查維修指引,將故障排查時間從20分鐘縮短到不足2分鐘——這實則是將ERP/知識庫與大模型結合的典範。Icertis為財富100強中30 %企業提供AI驅動的合同審查、風險評估與隱藏條款挖掘,這些方案覆蓋合同全生命週期管理(CLM)、協定資料洞察、法律盡職調查、內部財務合規審查以及語義檢索工會協議等多元場景。
對於中國製造業和供應鏈企業來說,這意味著可以通過引入AI,實現從需求預測、採購合同、生產調度到庫存管理的全面升級,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、提高對市場變化的回應速度。例如,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雲·星瀚在智慧化上基於大模型技術,説明企業實現合同智慧審查、供應商自動推薦、智慧尋源、智慧補貨等。
可以看出,AI在企業管理領域的應用,正引發管理範式的轉變——從“人治”走向“人機協同”。對中國企業而言,這既是挑戰,更是巨大機遇。作為中國頂尖的企業管理AI公司,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已為眾多本土企業提供符合國情的AI賦能方案。例如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雲·星瀚通過內置蒼穹Agent平臺,為財務、人力、採購等領域提供了智慧助手,將AI深度嵌入業務流程。近期,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發佈的五大智慧體,包括金鑰財報(財報分析智慧體)、ChatBI(企業問數智慧體)、招聘智慧體、差旅智慧體以及企業知識智慧體,涵蓋了AI在企業端應用最為廣泛的多個場景,開箱即用易實施,真正讓AI普惠企業管理者、業務專員和全體員工。
全球700多個真實案例生動驗證AI不再是前沿科技實驗,而已成為切實可行的商業生產力工具。從提升員工效率、優化客戶體驗,到重塑業務流程、催生創新模式,AI為各行業、各職能帶來的價值有目共睹。而對於中國的企業而言,這些全球實踐也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信心。